●陈发明
从其承载的功能看,目前我国一些超大、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出现人口过密、功能过载的情况,需要向地级市、县城疏解非核心功能。同时,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,农民进城安家就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。在县域范围内,县城还要发挥连接城市、服务乡村的作用,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。
一方面,县城要发展好,关键还是看产业优不优、强不强。若没有良好的产业打底筑基,县城在建设投入、就业供给等方面就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撑能力。从全国范围看,县城虽然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,但每座县城区位不同、资源禀赋不同、产业基础不同,也造就了县城各具特色的优势和功能。要立足县域特色和功能定位,科学把握,分类引导,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,令其宜商则商、宜工则工、宜旅则旅、宜转则转。
另一方面,要增强相应的配套供给。如果说产业基础是县城的引擎,那么市政设施、公共服务配套和人居环境则是构筑其综合承载能力的“四梁八柱”,缺一不可。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,无论是农民进城落户,还是市民生活提质,归根结底,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从实际情况看,县城的相关问题在民生领域体现得较为突出。要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,按照“缺什么补什么”原则,精准发力完善市政设施体系,强化公共服务供给,加强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,提升人居环境质量,切实提高县城老百姓生活的舒适度、便捷度和满意度。
此外,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,不能简单地建设新县城,而是要增强原有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,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。因此,不能重复过去一些县城大拆大建、盲目重复建设的老路,必须强化规划引领,尊重县城发展规律,立足县域、立足未来,更好地规划与建设。(摘自《经济日报》)
就业上一篇 笔记本电脑“卷”入砍单潮
下一篇 我省发布暴雨蓝色预警